近年来,杨梅山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,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,着力解决好居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关键事,不断推动网格化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,提升居民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。
凝聚“党员线”,提升组织力。围绕小区治理,健全“社区党委—网格党支部—网格综管员—网格员—党员楼栋长”五级组织架构,选出党员楼栋长28人。组建以在职党员、网格党员、党员楼栋长为主体的“红心队伍”7支;以骨干党员为主体,设立红领管家22人。创新设计“周一大巡查”工作载体,推动各支队伍深入网格、小区、楼栋及时收集社情民意。有效化解公共晾晒、停车难、外墙脱落、电瓶车充电等难点问题65个。切实做到“小事不出网格,大事不出社区”。
整合“资源线”,汇聚共建力。整合共建单位、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,与16家市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,包保覆盖7个网格15个小区,并联合开展共建活动13次。持续用好在职党员“双报到”机制的下沉力量,组织93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,认领服务项目130个,帮助解决实际困难56个。发挥社区“大党委”作用,围绕治理难点痛点,召开党建联席会、长板凳议事会等协商会议20次,化解群众投诉、矛盾纠纷等事项133件。
拓展“自治线”,激发自治力。建立健全覆盖社区、网格两级的“一站式”矛盾纠纷调处平台,打造“皖美和姐”调解室,组建以退休党员和退休老干部为主体的矛盾纠纷调解队伍,推动解决安全隐患排查整治、老旧小区改造、物业管理等民生大事和关键小事27件。组织建立网格现场议事会平台,联合社区、物业、党员、居民协同联动,纳民意、汇民智,引导群众出谋划策,商议解决“急难愁盼”问题。先后召开16场居民现场议事会,有效解决了城市花园小区改造、危墙修缮、停车难等问题20件。
壮大“志愿线”,凝聚向心力。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,先后组建交通安全宣传、理论宣讲、文化活动等6支志愿者服务队,注册志愿者732人,常态化开展党员教育管理、文明创建、科普宣传、民生工程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,先后开展文艺汇演、关爱帮扶、理论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,服务时长30000余小时,受益群众达1万余人次。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,联合共建单位打造“皖美小栈”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平台,以小积分推动大治理。
延生“服务线”,激活邻聚力。聚焦居民需求,充分整合共建联建单位、非公和社会组织等各类业态资源,打造党群服务中心、老年开放大学、老年餐厅、皖美小栈、共享服务中心五大版块。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打造“红领管家”、徽聚驿站等服务驿站。开办老年食堂,覆盖辖区老年人424人,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吃到放心、安心的食物。成立黄山老年开放大学杨梅山学院,设置茶艺、剪纸等特色课程26门,配备教师20名,其中党员6人,招收学员325名,切实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