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昱中街道以打造“幸福昱中”党建品牌为主线,紧扣居民群众急难愁盼和天天有感关键小事,建强“幸福合伙人”队伍、畅通“幸福直通车”平台、构建“幸福生活圈”体系,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级,让居民群众幸福感成色更足。
汇聚“三大力量”,建强“幸福合伙人”队伍。锻造治理“主力军”。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“头雁队伍”,打造素质过硬的社区工作者“雁阵”,抓好选育管用全链条,培育储备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14人,现有在职社区工作者62人,拥有社工师证32人;创新开办“畅所‘昱’言”干部讲堂,搭建干部“成长+”平台,邀请社区干部登台谈经验、讲实操、议思路、谋实招,为干部思想淬炼和技能提升精准赋能。凝聚协同“主动能”。深化社区党组织与机关单位党支部互动交流、联动融合,定期联席会商、联动解题,开展“双报到”活动12次,解决问题38个;创新推出 “五微共治”品牌,637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开展 “五微行动”, 发布“微岗位”95个、提出“微建议”64条、办理“微实事”496件、助力 “微心愿”41个、开展“微协商”63次,以“五微共治”推动为民服务“无微不至”。激活群众“主心骨”。推进网格党支部、业委会、物业“三方协同”深度融合。打造“‘昱’事共商”品牌,搭建网格议事会、睦邻议事会、“周六接待日”等居民自治平台, 持续开展“我为网格办实事”活动,做到有事好商量、群众事群众议;挖掘社区能人组建“皖美和姐”工作室 ,登记入库能人达207人,党员占比达44.4%,覆盖法律、调解、文艺、物业管理等8个领域。
创新“三大机制”,畅通“幸福直通车”平台。服务机制便民化。推行“全科社工”,落实“周末不打烊”服务制度,按照“八有八建”建设标准,高标准建成23个多功能小区党群服务站,并对5个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亲民化改造,创设“幸福照相馆”“红色睦邻影院”等项目,提供“延时+错时”服务,打造“家门口的党群服务阵地”,让服务精准到家门,让“办事找党群服务站”成为小区居民的普遍共识。截至目前,累计服务居民2400人次,办理服务事项3100余件次。预警机制精准化。创新推出“五色预警”深化网格微治理,通过对48个网格的平安建设状况汇总测算并进行量化,给出更客观更全面更精准的评价和诊断。针对预警级别较高,如电诈、治安案件等,结合网格多发态势及扣分因素,开展针对性综合治理,共生成网格平安预警66次,开展专项整治4次,悬挂横幅84条、发放宣传单8000余份。解纷机制专业化。创新开办“法治门诊”,通过“预约挂号”+“定期坐诊”的方式,邀请政法干警、人民调解员、律师定期对群众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进行法治“扫描体检”,面对面释法解惑、手把手指导维权,开展42期,接待法律咨询超400余人次,化解矛盾纠纷达56件。
聚焦“三大服务”,构建“幸福生活圈”体系。打造“居家养老院”。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效能,引入第三方打造昱中街道智慧养老服务中心,为253名老人提供远程监测、一键呼救、智能定位等服务243次。创新推出“党建+社区+社工”服务模式,依托辖区党建资源,建成老年食堂2个、助餐点5个、老年学校1所,老年教学点4处,并以“益起向‘前’小课堂”等特色项目为载体,开展各类文娱活动400余场次,让社区养老变“享老”。打造“儿童朋友圈”。以党建联建为纽带,赋能社区嵌入式儿童服务,链接辖区各类资源,高质量建成石榴籽书屋、流动图书馆,打造青少年“阅享空间”。积极推进辖区青益非公社会组织“社区星友”项目落地跃进路社区。并依托党群服务站点、“青年之家”等载体,开展党史知识竞赛、暑期托管班、思政讲堂、儿童科普等活动百余场次。打造“健康加油站”。以党建联盟为抓手,发挥非公企业党支部“医心卫民”党建品牌效应,提供疾病预防、健康管理、康复护理等全方位医疗服务89次。发挥先锋岗作用,不定期开展健康讲座、义诊体检百余场次,并增设社区运动健康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点,以“党建+全民健身”融合打造“15分钟体育生活圈”,畅通家门口的公共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