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破解村(社区)“两委”班子“源头活水不足、骨干梯队断层”的难题,阳湖镇系统推进“精准选材、靶向培育、实战淬炼”全链条培养机制,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、结构合理、富有活力的后备干部队伍,为基层治理及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
广开渠道“选好苗”,扩容源头蓄水池。坚持拓宽渠道与严把关口并重,立体化拓宽选人视野,镇党委高度重视,压实责任,逐村摸排致富能手、退役军人、返乡大学生等群体,严把“政治素质好、带富能力强、协调能力强”标尺,对照“八不选”负面清单过筛。推行“个人自荐+群众他荐+组织推荐”三级推荐联动机制,经资格联审、组织讨论等程序,村(社区)累计将27名后备干部纳入村级后备人才库,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超80%,35岁以下占比达70%,队伍结构显著优化。
靶向施策“育壮苗”,精耕细作促成长。深入推进“红雁领航”工程,由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任“帮带导师”,一对多开展“结对培养”,重点围绕纠纷调解、村级产业发展等难点开展个性化指导。实施“红炉点雪”赋能计划,开展“四季课堂”党员轮训2次,对后备干部开展业务培训,覆盖年轻党员90余人次;开展“星火组工”2场,采取以会代训方式,由村居党务工作者任主讲人开展业务交流;开展财务管理、组工信息等“点单式”专题培训5场,覆盖业务骨干20余人。组织村干部参与“全区干部普训营”1次,开展村实践观摩2次,全面加强后备干部的业务培训。
一线淬火“炼青苗”,实战压担砺尖兵。突出岗位练兵与实绩检验,鼓励年轻干部参与“擂台比武”,强化基层淬炼。安排后备干部列席镇村重要会议并参与决策研讨,分批投入乡村振兴、矛盾调解等重难点岗位,推行“试岗锻炼”机制,对表现突出者优先推荐任职,近两年已有6人通过优化调整新进村(社区)“两委”班子,实现“育苗”与“用苗”无缝衔接。结合防汛、反诈等攻坚工作,引导后备干部主动冲锋一线,在基层大战大考中发挥重要作用,强化责任担当。
阳湖镇通过精耕“选育练”责任田,让后备力量在实战中经磨砺、长才干,近三年累计向村“两委”输送骨干20人,蓄足后备干部源头活水,为乡镇锻造了一支“堪战善治”的生力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