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昱中街道坚持党建引领,立足群众需求,积极探索“党建+红色物业”新模式,完善“组织红、队伍红、阵地红、服务红、机制红”五红“红色物业”协同治理机制,着力破解物业公司管理难、业委会作用发挥难、居民诉求化解难等问题,打通了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“最后一米”。
筑牢组织堡垒,让小区服务从“糙”到“细”。延伸“红色”链条。推动构建“社区党委、网格党支部、业委会、物业服务企业”四方协同服务体系,强化社区“大党委”对业委会、物业服务企业及各类社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,推行网格党支部与业委会、物业服务企业 “双向进入、交叉任职”,把党组织服务触角延伸到居民群众“家门口”,实现要事共商、小区共建、问题共解、成果共享。激活“红色”动能。以党建联席会议制、小区党员楼长制、多元队伍参与制、物业自主管理制、党群阵地共享制“五制”联动为抓手,构建15分钟“红色物业”便民服务圈,聚焦“一老一小”民生实事,推出老年食堂、老年大学、益启向“前”小课堂等,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动能。优化“红色”矩阵。挖掘小区闲置用房、共享物业用房等“微空间”,结合“八有八建”建设标准,打造23个多功能小区党群服务站,并对5个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亲民化改造,创设幸福照相馆、红色睦邻影院等项目,提供“延时+错时”服务,形成党员群众愿意来、经常来的红色阵地集群。
建强三色队伍,让小区力量从“散”到“聚”。组建“志愿红”队伍。引导支部党员、在职党员、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员等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8支,利用“网格吹哨 部门报到”机制精准对接居民需求,结合“三个5”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,为居民提供便民、科普、义诊、政策法规宣传等服务活动86场次。组建“暖心黄”队伍。选优配强小区专兼职网格员、网格楼栋长和物业管理人员,并将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爱心企业家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吸收到队伍中来,为辖区低保户、空巢老人、残疾人、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,不定期提供家政清洁、困难帮扶、医疗问诊等服务共200人次。组建“法治蓝”队伍。深化“1+9+X”模式,推动社区民警、司法干警、城市管理等9类工作人员下沉网格归属管理,依托“解纷码”“法治门诊”“网上警民议事厅”等,常态化开展法律咨询、法律援助及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41场次,收集社情民意263条,处理群众诉求和化解矛盾纠纷343件。
拓展治理内涵,让小区氛围从“冷”到“暖”。“连片管理+物业提升”。推广老旧小区连片管理“上塘模式”,按照“党建引领、优化布局、便民利民”思路,推进相邻小区、背街小巷及周边统一规划、设计、改造、管理,引进专业化物业服务企业进驻,提档升级配套设施,不断提升老旧小区服务管理水平,让居民从“有居”到“优居”。“红领管家+红色议事”。推行“红领管家”“望、闻、问、切”四步工作法,为业主提供精准化、靶向式服务,解决困难264件,依托 “红色议事亭”“百姓评理说事点”“睦邻议事点”等开展红色议事,帮助分析研究薄弱环节和业主关心热点、难点问题87件,真正让居民群众充分参与到小区治理全过程,从“代民做主”变为“由民做主”。“结对共建+五微行动”。推动共建单位、驻地单位、社会组织与小区结对共建,动员属地在职党员以“菜单式+组团式+定制式”服务方式,认领微岗位、微建议、微实事、微心愿、微协商,把“党群一张网”有效铺设到便民服务“第一线”,把居民的“需求清单”变成“满意清单”。截至目前,累计完成微岗位认领211人次、微协商7次、微实事278人次、微建议21条,帮助居民实现微心愿10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