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> 安徽省 > 黄山市 > 屯溪区

【话作风 说振兴 | 驻村这一年】傍霞村驻村工作队:务实清风遍吹和美乡村

发布日期:2025-08-30 09:44 信息来源:屯溪区委组织部 作者:屯溪区委组织部 阅读次数: 【字体:   收藏

泥土蕴藏着生长的力量,基层承载着滚烫的希望。有这样一群特殊的“追梦人”:告别熟悉岗位、主动请缨下沉的选派干部,他们将一份份政策文件带到田间地头、把一个个书本知识变成助农实招;他们不停为琐事奔波,却始终坚守“为民”初心。让我们通过这个专栏,去认识这些“追梦人”,去读他们与土地、与群众的故事。


驻村工作队要把自己当成村内的一员,严守纪律,端正作风,积极投身乡村建设,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傍霞村驻村工作队通过搭建“四维”工作模式,从“主动担当、发挥优势、强化宣传、创新帮扶”四个维度协同发力,全力开辟基层作风建设的新境界。






主动担当

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之基


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将“主动担当”融入日常,积极协助村党支部规范召开党员大会、完善组织生活制度,吸纳年轻党员、开展党性教育,为党组织注入“新鲜血液”。同时,以主题党日、志愿服务等为载体,带头投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、“美丽庭院”建设等民生实事。在与村民并肩清理垃圾、围坐探讨庭院规划的过程中,工作队不仅触摸到泥土的温度,更在躬身实践中厚植了“枝叶关情”的为民情怀——每一次俯身劳作都是担当精神的具象化,每一次与村民的交心都是组织凝聚力的“加分项”。



发挥优势

奏响文旅融合发展乐章


秉持“钉钉子”精神,一锤接着一锤敲,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傍霞村和美乡村建设。充分依托选派单位的优质资源,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成果转化为文旅发展优势,策划开展特色研学活动,让孩子们在田间识农趣、在古村品文化,实现“教育+乡村”的双向赋能;深入挖掘傍霞村的农耕文化、民俗底蕴,精心设计生态观光线路,并成功举办“旅居黄山康养傍霞”乡村旅居推介活动。一系列举措让傍霞村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被更多人看见,推动“美丽风景”向“金山银山”的转化,奏响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动人乐章。



强化宣传

擦亮傍霞特色乡村名片


以“强化宣传”为突破点,将求真务实、艰苦奋斗的作风融入品牌打造,让傍霞村的特色名片越擦越亮。工作队打破传统宣传思路,以短视频为“流量密码”,既用镜头记录乡村的“烟火气”——工作之余拍摄村民劳作场景、村容村貌变化、健康向上的生活瞬间,通过微信视频号、抖音等平台发布,推出的“住在傍霞、游在黄山、吃在徽州”系列乡土短视频已更新25期,总浏览量超10万次;又用内容凸显乡村的“特色味”——策划“小胡说傍霞”工作纪实视频,聚焦农家乐、农特产品、生态农场等核心资源,生动展现驻村工作成效的同时,助力村内的傍霞大米、农家辣椒酱等产品“出圈吸粉”。“引流量”与“留客源”的双重努力,不仅提升了傍霞村的知名度,更直接带动了村民增收,为乡村发展注入持续活力。





创新帮扶

厚植人民至上深厚情怀


在打响乡村品牌的同时,驻村工作队始终牢记“为民服务”的初心,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。“午饭吃过了?”“最近农活忙不忙?”……走村入户时的一句句乡音问候,成了拉近干群距离的“暖心桥”,也让工作队实现了全村走访全覆盖。通过入户走访、开展板凳议事会、拉家常等方式,累计协助村“两委”化解邻里纠纷矛盾等20余起;为让“农家书屋”真正“活”起来,增设“鬲山田阅读点”“便民服务站阅读点”,并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交流会,至今已开展5期,吸引近500名村民、游客参与。针对部分学生因家长外出务工导致“课后缺管”的问题,工作队迅速组建“驻村爱心志愿教师团队”,既上门辅导语文、数学、英语等学科难题,又通过分享学习方法、交流成长故事培养学生兴趣——这些创新举措,让工作队从村民眼中的“异乡人”变成了“自家人”,更生动诠释了“一枝一叶总关情”的为民情怀。


未来,傍霞村驻村工作队将持续深化“四维”模式,以更加扎实的作风、务实的举措,深耕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。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,务实的清风将吹遍傍霞村的每一个角落,青山绿水间定会呈现出一片片和美乡村的绚丽景象,让傍霞村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。